《我們的教育到底框住了多少孩子的創意?》

最近做了一個有趣的課程。
因為之前觀察植物,
我們也看著大葉欖仁從落葉到枝葉扶疏,
我個人最喜歡看著陽光從葉片間撒下的光影,
因此想帶孩子玩玩。
第一堂課,
我們在戶外「用鉛筆」畫出光影的線條,
然後回到教室上色。
因為第一次做色塊的創作,
所以我只給孩子三種顏色,
先讓他們暖身。
第二堂課,
遇上下雨天,我們只能在教室。
我這次要求她們不要「打草稿」,
他們必須直接用筆,利用「點、線、面」來創作,
不可以有具體的物品(小花、小草、太陽⋯)
第三堂課,
我們直接帶著水彩到戶外,
孩子們越來越上手,也越來越大膽。
整個課程下來,第二堂課是最難的。
因為「不能打草稿」。
我看到當孩子聽到我說「隨便畫,但不可以畫『東西』。」他們著實愣了一下。
有幾個平常中規中矩的乖巧女孩,
突然間不知道自己可以畫什麼,
然後忍不住畫出幾朵花。
我請她把這些花「變形」,
最好變成我看不出來它是一朵花。
看著她們遲遲無法下筆,不然就是用水彩筆打草稿,然後謹慎小心的著色,不敢「畫出線外」。
對比幾個平常常常闖禍的孩子,
他們洋洋灑灑、帥氣的就勾出基本的架構,
然後東指西指的告訴我「這是變形的迷宮」、「我就想要這樣亂畫」
我突然有些恍神。
我自己是個中規中矩的人,不敢打破框架,一路以來都是乖寶寶。
我上課從不打瞌睡;老師提問我都舉手回答;
寒暑假作業都是前幾天就拼完;
然而,我知道我自己沒什麼創意,
我畫不出「仿真」的作品、卻也沒有「創意」的天賦。
我看著那幾個女生,總覺得有點感慨,
「聽話」真的好嗎?
我覺得我自己也是眾多的飯糰其中一個,
然後不想再製造更多的飯糰。
老師好難。
這個課程我做出興趣了,打算延伸更大的作品,
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