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學習分享
學習絕對不是只有在老師的手上
家庭的學習帶給孩子的影響
甚是超過老師能給孩子的
只有父母能做好榜樣
並且陪同孩子學習
再配合老師的鼓勵
就能給予孩子十足學習力的養成
園長在台灣的求學過程,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二年級功課都很不好,現在回想起來有幾個關鍵要點:
園長的記憶力不長
園長的理解力不高
園長的父母忙於工作
園長不適應台灣的填鴨式教育
園長只有 Street smarts ...(因為從10歲開始就在補教業長大)
園長是18歲到了澳洲讀高中開始,才找到了讀書的興趣,從此樂此不疲!
因為在澳洲學了幼教,所以誓師把澳洲快樂學習的模式帶回台灣∼
澳洲快樂的學習模式在台灣實施了15年之後,園長終於在中年,陸續生了兩個孩子。把當老師、園長對幼教的心得運用在養育自己的孩子身上!
學業成績從來都不是園長關注的重點,因為園長有切身之痛!
園長希望培養的是孩子的「學習力」,狂熱的學習力,這樣的學習力不但會幫助孩子成功,更會幫助孩子從失敗中再站起來!
孩子這一生要面對的失敗跟挫折很多,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培養恆心與毅力,而且靜下心來的持久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
孩子不到一歲我就把書櫃跟學習區準備好給他,他還不會走的時候,總是會自己爬到這個區域去待著,快一歲的時候他就已經會自己走到圖書區拿書來默默的閱讀∼
他還不會講話的時候就會去拿書,走到我面前,意思是要我念給他聽∼
這些行為絕對不是天生的,因為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經常看到我在床上閱讀很多字的書,他還常常拿來假裝看⋯
————————————————
積少成多、積沙成塔,
幼兒時期的孩子最大的優勢就是在
他們的時間比較多、暫無功課壓力。
在這個時候開始養成每天閱讀或聆聽10分鐘的好習慣,不但可以增加他們對語文、理解、自主學習的能力,更可以為將來進入小學之後寫回家功課的冗長時間來做基礎!
李氏姐妹希望藉由家長的陪伴、老師的鼓勵,讓孩子們從小奠定靜心聆聽、喜歡閱讀、喜歡學習的好習慣。
培養出這樣的好習慣是需要很大的「毅力與恆心」,但是幾年過去,強烈的學習力是會跟隨著孩子一輩子的!
首先,要在家裡找出一個不被打擾的小空間,一個檯燈、一台CD 播放器、一套合身的桌椅、一個置物小櫃子∼
孩子在家幫忙做家事、課後或假日有做運動的影片都歡迎!
請大家支持老師的做法,「「陪伴」」您的孩子每天閱讀(不是叫孩子自己去)、靜心專注10分鐘吧!
還沒有寄出居家學習影片給園長的大家,請加快腳步,園長等著呢!
園長Li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