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不要留創傷?
愛孩子不要留創傷?
對於幼小孩子來說,他們的安全感是還沒有建立完全而且是屬初期培養建立的,身體和心理都很脆弱,爸爸、媽媽或照顧者一些很稀鬆平常的語言、動作、事情就會嚇到他們。所以,爸爸、媽媽及照顧者請留意您的言行舉止不要您的輕易一些行為造成孩子的害怕與不安甚至留下陰影創傷。
1、讓孩子害怕、嚇唬孩子
當孩子的不聽話、吵鬧,是否用不適當的方法去嚇唬孩子,讓他因害怕聽話。例如,『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再不去睡覺,虎姑婆就來了』用這些伎倆或許很管用。孩子聽到這些會乖乖聽話,但是,如果經常這樣嚇唬孩子的話,很容易給孩子留下心裡陰影。
2、冷落孩子的爸媽讓孩子害怕
有意無意的冷落孩子,例如:不抱他、不跟孩子玩耍、假裝生氣..這些行為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也很容易導致孩子日後會刻意討好別人的行為,特別是敏感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內心會總覺得自卑。
因此,父母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內心有安全感,給孩子有足夠的愛,幫助孩子正向成長。
3、引導不怕穿“白大褂”的人
許多孩子都很害怕看醫生。因為到了醫院看了醫生,醫生表情嚴肅,或許還要打針、吃很苦的藥,在深刻印象中醫生是“大壞蛋”。
對於身體體質不好的孩子,對醫生就會有很強的畏懼心理。建議在帶孩子看病時,一定要給孩子心裡建設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醫生是幫我們治病的,這樣我們才能快快地好起來!”
4、突發巨大聲響的害怕
平日的廟會或春節的各種炮聲常常會不時地響起,很多孩子就會被這麼大的聲音給嚇到,造成孩子被“嚇病,嚇到高燒”。
當孩子受到驚嚇時,請及時的安慰孩子,協助孩子儘快脫離恐懼的狀態。爸媽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心煩氣躁,這養容易給孩子造成更嚴重的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