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使人不執著,而且福至心靈 ~ 一位線上老師對幼教理論的省思與運用~
作者:托兒所老師 ~ 林秀美/指導:簡明珠老師
:9708 次
壹、緣起
踏入幼兒教育工作領域已經八年有餘,除了累積豐富的幼教實務經驗之外,近年來為了提昇自己的學經歷與應映幼托整合的時代潮流,參加了在職專班進修,從二專到二技的進修過程中,接觸學習到各種教育學者的理論學派。 我們都知道身為一個幼教老師如果想在教學上得心應手,勝任愉快,除了必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外,很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有幼兒發展相關的專業知識。在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四、五歲的孩子學起數學特別吃力,為何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必須利用手指來學習加、減法。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認知,老師在教學方法的應用上也必須配合兒童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如果一位老師對於兒童發展有較深入的研究,那麼他(她)將會很清楚的知道用什麼方法、什麼教材,以及應用在哪種年齡的幼兒較為合適。因此教師本身的教育理念與禸|哲學觀,對於教育工作之推行是深具影響的。 ∼∼ 智慧使人不執著,而且福至心靈 ∼∼ 悜茪H都是這個世界上獨ㄧ無二的個體,也因為這份獨特,使人們在認知上產生截然不同的思想與概念。聰慧之人在思想觀念上懂得超脫,放棄無謂的爭執;然而,在教育理念思想上你(妳)我又是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這值得每位教師好好深思與自省。 貳、 幼教理論與教學實務的運用 一、教保活動上:「給孩子什麼?」 以皮亞傑(Piaget)的建構論而言;教師於教保活動的規劃上應以幼兒的發展年齡與個別差異做適性教學規劃,教學方法上以幼兒為學習主體或中心,讓幼兒自發學習、遊戲中學習,具體作法為:1.準備豐富的學習環境,讓幼兒從中選擇、探索,並與人、事、物互動,如角落學習區的規劃;2.提供與生活經驗有關的具體學習活動,如過新年主題教學活動;3.教學活動應包括個別、小組活動與團體活動,如個別操作學習、小組角落探索、團體遊戲活動等。伎O活動上必須能給孩子一個豐富生活經驗的統整學習,但是也需注意社會文化因素對兒童學習的影響,這是皮亞傑所忽略的地方。 二、環境預備上:「為孩子準備什麼?」 以維高斯基(Vygotsky)的社會建構論而言;強調成人與兒童共同工作,認為孩子的學習需要大人與老師們幫忙建構一個學習的鷹架,在環境預備上教師除了準備豐富的學習環境與學習情境的佈置外,教師須適時的介入引導其理解概念,所以強調共同學習。仵v要能夠為孩子準備快樂豐富的學習情境及探索式的學習方式,對幼兒能力的養成與開發是有助益的。一個優質的學習環境及良好的教室情境應該是讓孩子有安全的心理環境,孩子才會勇於嘗試、主動發問。所以應將環境或教室佈置為開放式的學習情境,以孩子可以自由探索或方便拿取的動線做空間設計規劃;吾人在環境預備上規劃可分為: 1.物理環境上:資源要充足、教具要多樣化、多元性、安全性,教具物品準備要時常更 換,應與教學主題相關的,光線應柔和,溫度調合適中。 2.心理環境上:佈置讓孩子感到輕鬆愉快的情境,創造安全的心理環境。物品教具的擺 設要分類清楚,空間動線的規劃要流暢,因為動線不佳易造成混亂。 當我們為孩子搭建一個屬於他的學習鷹架後,才能繼續建造孩子學習上的「近側發展區」 三、師生互動上:「與孩子的關係是什麼?」 建構論主張教師的角色為一位觀察者與輔導者,仵v角色不積極介入,主要任務為提供一個豐富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去發現學習,而不是在傳授知識,鼓勵老師與孩子走出教室。社會建構論主張教師為積極的角色,應適時的介入,而不是讓孩子完全獨立學習,老師必須運用各種策略為兒童搭構學習的鷹架,引導其理解概念,認為在兒童學習過程中,某些介入是必須的,重點放在成人與孩子共同學習,尤其是三至五歲幼兒,必須在遊戲中一起建構知識。 吾人認為以上兩個理論對教師角色的扮演都有其優劣,教師與孩子的互動關係是什麼?應端看我們正在進行什麼樣的教學活動內容而論,什麼時候該介入?什麼時候不介入?老師心中應該非常明瞭清楚,一個有教學經驗與專業知識的教師,心中必定有適時輔導或介入的『這把尺』。例如:進行小組角落學習活動時,老師可以不介入角色為一位觀察者,觀察孩子的學習過程,讓孩子自己從操作中嘗試錯誤、自我修正、發現學習,仵v與孩子的互動上可以為提供者(資源的充足供應者)、鼓勵者、觀察者。但是如果我們將進行社會文化領域的教學活動時,因為孩子的社會概念發展是有個別差異的,此時教師應扮演支持性的鷹架角色,在教學方式與策略上除了為提供者(資源的充足供應者)鼓勵者、觀察者外,必須扮演引導幼兒做社會探索的引導者、介入者,共同學習者。 吾人對教師於教學角色的扮演與師生關係的互動上,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關係著幼兒學習的感受,學習心理的需求,學習氣氛的營造等等,都是直接引響著學習成效與知識建構的吸收,是不容忽視的課題。因此在師生互動上提供我的 淺見; 1.營造支持性的氣氛:教師要營造出一個民主開放的教室,老師要經常有意無意地鼓勵 讚美,自然提升幼兒的自信表達力,一個具持性氣氛的教室,教 師一定是充滿溫馨、熱情,經常鼓勵與接納幼兒的任何表現。 2.建立自由選擇的環境:提供開放性的教材,仵v應給予幼兒充分足夠的時間自我探索, 更重要的是尊重幼兒的自由選擇權,可供幼兒自由選擇取用開放 性的教材。 3.詢問思考性的問題:思考性的問題通常是開放性或擴散性問題,讓幼兒的思緒不受限 制,可以往四面八方流動。師生互動上的談話可以更寬廣、以孩 子有興趣的話題作思考性的問題對談,拉近彼此師生關係的距離。 4.扮演低主導性的角色:在幼兒自我表達時,盡量少干預,給予幼兒完全的自主空間, 除非幼兒躊躇不前,教師才給予適切的引導,並盡量以問題來引 導其思考。教師的角色是個思考刺激者與教材提供者,是偏向低 主導性的角色。 參、結語 吾人認為幼兒教育應重視幼兒的性情發展及良好學習態度的養成,如何讓孩子喜歡學習應該比會考試來的重要。不過至於是預定論(Predeterminism)遺傳因素、環境論(Environmentalism)學習來自環境因素、交易互動論(Transactionism)遺傳與環境二者交互影響、傳統幼教或者是開放幼教,哪一種學習理論才是最好的,相信沒有人可以說的很絕對。事實上每一種學習理論都有它的精華之處及不足的地方,如何從中掌握一個平衡點才是重要的。 從整個幼教潮流趨勢的發展而言,交易互動論之教學實務仍為目前幼兒教育的主流,適性發展的幼兒教育與開放式幼兒教育是家長與老師所推崇的,但是所謂的開放教育或適性教育不只是教學方法上而言,也應包括老師與家長應該用開放的態度接納孩子、鼓勵孩子,讓孩子在人生的啟蒙教育裡充滿希望,這對孩子一生的學習經驗及潛能的激發會有極大的幫助。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家長及老師則必須有所堅持,尤其是學習態度、生活技能及個性的養成上,在傳統教育中的執著及堅持值得我們學習的。畢竟在所有的教養方式中,「自由放任」式的教養類型對孩子潛能的激發及自信心的建立最為不利,因為適性幼兒教育與開放式幼兒教育並不等同於自由放任的教育方式。 教學有其理論派、理想派、務實派,幼兒園與教師該如何做卻常常受到考驗;最明顯的就是「務實派」的影響,園方或教師所推行的教育理念或教學模式若不受家長重視,家長不接納、不認同,這將使園方、教師、幼兒、家長陷入兩難的問題,最嚴重可能影響到園所的經營狀況。在幼兒園中經常碰到教學內容受到家長干預(受到家長的觀念、評價、需求而影響),為了園所經營因素考量,被迫修正原先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這樣往往抹煞了仵v的專業理論與理念的推展,也是令職場老師時常感到力不從心的地方。所以良好的幼兒啟蒙教育之推行,是需要園所、教師、家長三方面的積極互助合作與配合的,園方的親職教育、教師的專業知識、家長的接納態度,是我們應該重視與共同努力的目標。 肆、參考文獻 魏美惠(2005再版)。近代幼兒教育思潮。台北市:心理。 周淑惠(2002)。幼兒教材教法:統整性課程取向。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民84)。幼兒發展與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文英等譯(2003)。發展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華騰文化。
上一篇文章:角落教學在我職場上教學之應用
下一篇文章:焦點~~ 家園溝通,心有千千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