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楊文玉 | 人氣 | 8829 | ||
---|---|---|---|---|---|
主題 | 【幼兒園入園準備&安全大點檢】 Are they safe? | ||||
字體大小:
很快地,家中的小寶貝到了能上幼稚園的年紀,爸爸媽媽一定既欣慰又緊張,高興的是孩子即將伸展觸角到人生的另一個階段,但卻又擔心平常在家中被保護無為不至的孩子是否能適應團體生活,本單元除了告訴爸爸媽媽該如何做好孩子入園前的準備,更要告訴爸爸媽媽們在挑選適合孩子的幼兒園時需要注意哪些安全的死角,如此才能讓孩子開開心心的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 ★作者.企劃.撰文/楊文玉 採訪諮詢: 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兒童組召集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副教授/李慧娟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委/心心托兒所所長/蔡素珍 .................................................................................................... ★PART 1 入園準備篇 ★父母的心理建設 在決定讓孩子上幼稚園的那一刻,父母的心理要先比孩子更早做好準備,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兒童組召集人/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表示,父母可能看到很多有關幼兒校園的負面新聞,因此會對孩子的安全有許多的揣測,因此,林月琴建議各位家長在幫幼兒挑選園區時,需特別注意安全相關的細節,而非被幼兒園所的其他花招,如:雙語、佈置得美輪美奐的教室及園區兒模糊了焦點。 而在選定幼兒園所後,家長就必須讓孩子獨立自主,不要干擾孩子的學習,尤其是一直自己帶孩子的媽媽,在孩子要離開她去幼稚園唸書時可能剛開始還會覺得終於比較有私人的時間了,但是過沒幾天,孩子不在家的那種孤寂感,以及對孩子狀況的關心,進而就會衍生出種種的問題。可能會一點點小事就挑剔學校,認為孩子還是自己帶比較好,而無法堅持的讓孩子繼續上學,連帶的影響到了孩子學習的情緒。 其實孩子對父母總是依賴的,而且也懂得察言觀色,所以在幼兒上學前,父母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每個人到了新環境難免都會有些不適應,甚至是產生排斥感覺,孩子當然也會有這樣的現象,父母應該以正向的關心及祝福來取代種種的操心,否則幫孩子準備了半天,很可能自己還是那個破壞者,在孩子哭鬧、爸媽捨不得的情況下,反而多了很多合理的藉口,一起做了課業的逃兵。 其實家長不應該小看孩子適應環境的能力,只要父母在孩子上幼稚園前,自身先建立正確的觀念,對孩子的學習及人生才有幫助,以下我們提供各位家長有關本身心理建設的3不4要法。 ★參觀園區不要走馬看花 為孩子選擇幼兒園需要慎重的態度,但也不是以個人的眼光決定一切,如果家長想在短短的時間內便看盡數家幼兒園所,在每間幼兒園內停留的時間都極為短暫,是無法用心體會員所的內涵的。有些園區也許設計的很美觀,但是仔細一看才發現有許多細節是不合乎法規規定的,或是對幼兒安全充滿威脅的。 ★不要以商業的眼光看待幼兒園 只要是政府立案的幼兒園所,其收費標準也是經過政府核定的,雖然園方會向你收取相關的法規款項,但是教育也是需要費用的,如果用通俗的眼光來看待教育單位,容易失去尊敬老師的基本態度,而讓引導孩子成長的老師陷入難堪的局面,同時也讓孩子喪失尊師重道和感恩的心。因此,當家長在檢視一個幼兒園所時,最主要的焦點,應該放在專業與安全的評估上。 ★讓孩子不遲到、不早退 孩子開始上學後,父母應多注意孩子的睡眠問題,早上起得晚,導致上課遲到,索性就請假不到園所上課,雖然請假一天對孩子的學習進度來說並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是對孩子心理層面的影響卻很深。起床太晚不一定是孩子賴床的緣故,很有可能是前一天太晚睡,孩子的睡眠充足,不僅能準時上課,也能專注學習的情緒與精神,此外睡眠也影響著孩子腦部的發展。要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父母必須從自身做起,如果家長是夜貓族,深夜12點還是守著電視,孩子當然也會是一隻小夜貓。 遲到、請假也許是一件小事,但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卻是一件大事,假請多了,認真求學的孩子會感到很沮喪,而對於自我要求不高的孩子,更是稀釋了對學習的熱誠,由於幼兒園所是孩子學習之路的第一步,家長更應該在這個初始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而且,太晚起床的孩子和父母心理一定也很慌張,手忙腳亂之於很可能就忘東忘西的,也會影響前來接送的娃娃車司機叔叔到下一站接其他小朋友的時間。 ★小要以智慧和判斷來體會園所的用心 當家長在參觀幼兒園時,有可能是園長親自接待說明,也有可能是櫃檯的行政老師接待你,這並不代表園長不在乎你的來訪,而是因為園務工作繁忙,也要參加許多的研習課程、研發引導孩子的學習態度及找尋新穎的教材,所以櫃檯的行政老師代表園長來接待你的到訪,也許行政老師在語言的表達上可能並未達到你的期待,但家長更需要用智慧和巨細靡遺的觀察來了解園方的專業能力。 當然情況也有可能是相反的,也許園方的接待者是口語表達能力很好的,如果家長喜好雙語的環境,園方也可能派出外語流利的老師,但家長千萬不要太過受到接待者的影響而忽略了小細節,專業和安全絕對是選擇幼兒園所的不二法門。 ★要放手讓孩子快樂學習 上學,並不一定是所有孩子都喜歡的事,雖然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看到自己的哥哥、姊姊快樂的上學而被引導出上學的意願,但也有許多孩子對上學興趣缺缺,或是產生恐懼心理,陌生的環境、師長還有來自不同家庭的小朋友,都有可能讓孩子心理感到不安,所以父母應該以鼓勵的方式對待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而不能以強硬的態度逼迫孩子。 其實孩子不願意上學,不只是排斥不熟悉的環境和陌生人,更有可能是依賴父母的表現,因此,家長應該適度相信園所的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快樂的學習,也要對孩子的適應力充滿信心,家長別忘了,適應環境也是一種重要的學習。 ★要用正面的措辭與孩子對話 試讀已經成為了孩子上幼兒園的第一階段,通常園方都會給新生約一個禮拜的試讀期,在孩子的試讀期間,家長不應將課業成果視為重點,而是應該著重於孩子的心理層面,孩子是否快樂?是否能夠適應環境?都是家長必須關心的事。然而在這個階段,家長也應該要避免用不確定的語詞來和孩子對話,例如:「你喜不喜歡學校啊?不喜歡的話我們可以換一家。」或是「你明天還要不要去上學」等,這些傾向於負面的問話提供了孩子逃避的藉口,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不確定感。林月琴認為,相反的,父母應該以愉悅和肯定的語詞和孩子對話,讓孩子以最短的時間適應新生活,例如:「你好棒喔!開始上學了,爸爸媽媽都好高興。」或「明天還要快樂的上學喔!」等。 父母是孩子強而有力的後盾,幼兒園則是孩子快樂成長的地方,但是學習的過程本身就具有某種程度的壓力,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臉孔、陌生的書本內容,都可能讓孩子產生不同程度的疏離感,唯有父母抱持正向的態度鼓勵孩子,給孩子最大的支持,才能引導孩子朝著正面思考,讓孩子走過這段陌生的疏離及壓力時期,得到成長真正的快樂。 ★要參與園方所舉辦的各項活動 幼兒園所不僅僅是幼兒快樂成長的園地,也是家長充電的好地方,每年幼兒園總是會花大筆的經費為父母和孩子舉辦各項活動,除了讓親子關係更緊密,也讓家長與園方有良好的互動,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委/心心托兒所所長蔡素珍指出,舉辦許多給家長參與的活動,也是期待家長能夠跟著我們一起成長,因為唯有不斷進步的家長,才能造就傑出的孩子,父母不應該以冷漠的態度看待園方所舉辦的活動,而是要熱情參與,一方面吸收一些教養孩子的新觀念、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另一方面也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而且你也應該讓孩子知道你今天有到他就讀的園所做個勤奮的學生,讓孩子明白爸媽不只是要他好好唸書,本身也是勤奮學習的執行者,給孩子一個好榜樣。 ★開學5大狀況及破解方法 父母初次將孩子交給幼兒園所的時候,很可能會碰到以下的場景:孩子哭鬧不休,始終不願意離開父母的尷尬場景,一番僵持與勸說無效之後,父母不得已的將攀爬在身上像無尾熊一般的孩子狠心放下,望著幼兒園老師將孩子帶離,孩子在教室裡哭,媽媽在教室外面哭……大多數的父母很可能會自心中產生掙扎及疑惑,這樣做會不會太慘忍了?孩子稚嫩的心靈是否會留下創傷? 其實,每個人對於陌生的環境難免都會感到不安,何況是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幼兒,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副教授李慧娟認為,上幼兒園可以說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困難,以前孩子不論走到哪裡總有父母的陪伴,如今卻要離開熟悉的家人去適應一個全新且完全陌生的環境,展開新的學習旅程和適應團體生活,這一連串的變化,對孩子而言,勢必產生許多疑惑及壓力,如果處理的不好,以後孩子可能一遇到困難就退縮,或是演變成行為上的問題,家長要如何因應才能協助孩子心理與生理調適,快樂上學去呢? 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勇敢、開心的跨出學習的第一步,但是我們一定要深切了解孩子上學時可能發生的困難,當孩子如果產生適應不良的狀況時,才能適時加以輔導,有了父母充分的了解和幫助,孩子必定能很快的度過剛上學的生澀期,以下就是孩子剛上學時可能會發生的5種狀況,並請3位幼保達人提供有效的建議,讓爸爸媽媽見招拆招,縮短孩子的適應期。 ★孩子的分離焦慮 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因為面臨與家人分離及對環境陌生的情緒,往往會產生恐懼和不安,甚至顯示出極度排斥上學的態度,往往要哭上好幾個禮拜才能逐漸適應學校生活,也有些孩子剛上學的時候不哭,等到新鮮感一消失,分離焦慮上升,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孩子適應時間的長短與孩子先天的氣質,及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雖然大部分的孩子在一星期~一個月後便能逐漸適應學校生活,但事前及事後的有效處理,將讓孩子的分離焦慮降到最低。 ★攻略守則 1.給孩子心理建設:上學前的半個月就可以給孩子心理建設,以正向的態度告訴孩子即將要去上學,並告訴孩子學校理有趣好玩的事。 2.說明離開原因:清楚的告訴孩子父母離開的原因,不要用偷跑的方式,以免增加孩子的不安。 3.準時接送孩子:跟孩子約定好接送的時間,並且準時到達,避免讓孩子因太長的等候而不安,也可以在剛開始的一個星期內,以漸進式的方法逐日增加去接孩子的時間。 4.家長陪讀:剛上學的前幾天,可由家長以不干涉到課程進行的方式陪讀,但需漸進式的減少陪讀時間,最好以一個月為期,老師要慢慢把媽媽隔離教室,以免影響到班上的學習。 5.使用正向說詞:當孩子因分離焦慮而哭泣時,媽媽不應再給孩子責備,或說一些把罪過都推在孩子身上的言語,如:「媽媽如果不去上班會被老闆罵,這樣都是你害的喔!」等。 6.接受孩子的情緒並做正向的解釋:父母可能會認為孩子還小,解釋也聽不懂,其實孩子雖然不會表達,但仍舊聽得懂,所以家長還是要解釋,如果不解釋清楚,正值自我中心發展期的幼兒,很可能會把所有的過錯都歸咎在自己身上。 7.道別後盡快離開:與孩子道別後盡快離開教室,可避免孩子不必要的依依不捨之情。 8.帶著微笑接送孩子:父母縱使工作繁忙,來接孩子放學時別忘了面帶微笑,讓孩子每天上下學都有一個快樂的開始和結束。 9.和孩子溫馨談話:向孩子談談自己曾經面對新環境的心情,以及傾聽孩子想念爸爸媽媽的感覺,讓孩子的情緒適度的紓解。 10.以平常心看待: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反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適應環境,父母不要操之過急。 ★孩子對陌生環境的不安 陌生的人和陌生的環境本就會讓人感到恐懼及沒有安全感,剛開始到園所適應團體生活的孩子也是如此,父母可以盡量幫助孩子熟悉園所的人、事、物,讓孩子增加安全感。 ★攻略守則 1.帶孩子參觀園所:在家長確定要給孩子就讀的園所後便可以向孩子介紹,並帶孩子認識校園、教室、座位、置物櫃甚至是遊戲設施等,來幫助孩子克服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2.請老師家訪:確定園所後,可請老師來家訪,在孩子熟悉的環境內由父母來介紹老師給孩子認識,若老師無法抽空,也可以請老師寄一張照片給孩子。 3.帶著家人的照片:到陌生的環境中,孩子可能會想念家人,可以讓孩子隨身帶著與家人的合照,讓孩子降低陌生的恐懼感。 4.協助老師了解孩子:主動提供老師孩子的基本資料,如具備能力、身體狀況、喜好等,幫助老師及早認識孩子、化解陌生。 5.讓孩子習慣各種廁所:帶孩子到不同的地點適應不同形式的馬桶,如:車站、百貨公司、幼兒園等。 6.時常帶孩子外出:帶孩子到親朋好友家作客,或到和園所性質相近的地方玩耍,如:圖書館、兒童館。 ★孩子對上學的疑慮 孩子對於從未過的事通常都會感到疑惑,對於上學當然也是如此,所以在孩子的心中可能總有個疑問:「為什麼要上學?」如果父母只是回答:「你長大了,所以要上學」恐怕是無法滿足孩子心理的疑惑,但是要如何告訴孩子上學的意義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身歷其境,藉由實際的參與活動,讓孩子自然而然的喜歡上學。 ★攻略守則 1.讓孩子體驗上學生活:除了帶孩子參觀幼兒園外,家長也可以安排熟識的大哥哥、大姊姊分享上學的經驗。 2.參加園所舉辦的活動:也可以請大哥哥、大姊姊帶著孩子參與幼兒園舉辦的活動,如:園遊會、聖誕節活動等。 3.家長清楚的立場:在帶孩子上學前就應該先與家中其他的成員取得共識,阿公、阿媽對於幼兒的影響也不小,如果家中的大人對於上學這件事的立場有差異性時孩子一定可以感覺得出來,很容易以哭鬧來逃避。 ★孩子的人際關係 剛上學的孩子因為不懂得分享所以經常會發生爭吵、推擠、搶玩具的情形,由於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極強,並不關心別人的存在,尤其是現今家庭成員簡單,孩子也缺乏與人互動的機會,因此孩子的個性也較為退縮、內向、孤僻和霸道,父母可以從生活中教導孩子學習分享及基礎的自理能力,減少孩子與人相處的衝突,並養成孩子獨立的個性。 李慧娟強調,家長不能期待孩子永遠不會打人或不被其他的小朋友打,只要進入團體的孩子都會面臨這樣的困難,如果永遠沒有碰到這樣的衝突,就永遠都不知道該如何去解決,父母應當將孩子人際關係上的挫折視為一個學習的機會,對孩子採取適當但不過度的保護,以平常心來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攻略守則 1.製造孩子分享的機會:在家裡父母就可以請孩子好吃的先給長輩吃,好玩的先給弟弟妹妹玩,而當孩子能主動的分享時,父母也給予孩子正向的鼓勵。 2.以身作則:除了要求孩子這麼做,父母自己也應該以身作則的教導孩子,成為孩子的好榜樣。 3.養成分享習慣:當孩子生日或遇特殊節日時,讓孩子送禮物或寄賀卡給其他小朋友,養成孩子分享的習慣。 4.教導孩子交朋友的技巧:父母主動的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交友經驗、教導孩子交朋友的技巧,如:「我可不可以和你一起玩?」等。 5.家裡的良性互動:建立孩子、父母與兄弟姊妹之間的良性互動。 6.善用圖畫書:藉由繪本的內容讓孩子體會友誼的美好及溫馨。 7.教導孩子解決衝突的技巧:首先需增加孩子與其他幼兒相處的機會,家長可以從中觀察,如溜滑梯人太多時,可以請孩子先改玩別的玩具。 8.多觀察孩子:有些孩子在家裡及在園所裡的表現並不一致,當孩子發生人際上的問題時,父母可以多觀察孩子平時的舉動,也可以請老師在學校多注意,然後跟老師討論跟用什麼方式來引導孩子。 9.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有些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有人際上的障礙時,可能會去拜託其他的小朋友來跟自己的孩子玩,這樣反而抹煞了讓孩子自己突破問題的機會。 10教導孩子基礎的自理能力:平常在家裡,父母可以透過遊戲或是分解動作的講解來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此能夠培養孩子獨立不依賴的個性,使孩子在人群中更受人喜愛。 ★孩子的情緒困擾 孩子的情緒發展受天生的情緒本質或父母教導方式的影響甚鉅,當孩子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時常會以哭、罵、不理人,甚至是打人來發洩心中的氣憤,父母可以逐步教導孩子認識情緒及抒發心中的憤怒,讓孩子健康的看待自己的情緒。 ★攻略守則 1.讓孩子了解生氣的壞處。 2.引導孩子說出心中的憤怒,有助於孩子負面情緒的疏導。 3.教導孩子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4.以喜怒哀樂的變臉遊戲找出最受歡迎的表情。 5.父母以身作則,做正確的情緒示範。 ★孩子的身體問題 很多父母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一送到園所就讀之後便時常生病,是否因為園所的環境不夠衛生所造成?蔡素珍表示,孩子送到園所來之後3個月內很可能會有咳嗽、流鼻水的狀況,除了因為孩子本身的抵抗力較弱之外,在團體生活中交叉感染病菌的狀況機率也比較大,因此林月琴建議家長,除了要注意本身給孩子的營養是否均衡外,也要考慮孩子身體的狀況讓孩子適度休息,否則可能孩子的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就帶來園所,一方面可能傳染給其他小朋友,一方面別的孩子可能正好處於病菌傳染其最強的時候,互相交叉感染,便導致生病的狀況一直循環。 ★BOX Must Bring 就讀不同的園所可能需要準備的物品也不盡相同,這是因為不同的園所所提供給小朋友的使用物品不見得是一樣的,但是在孩子要就讀前,園所都會發給家長一本手冊,裡面可能會包含園所的教育理念及應該準備的物品,雖然各間園所的規定不盡相同,但是一些私人用品絕對是要幫孩子準備的,這些用品大致上包括了: 1.家人的照片或其他安撫孩子情緒用的物品 2.室內鞋 3.牙刷 4.個人使用的小手帕 5.換洗衣物 6.學習褲及尿布 ★PART 2校園安全篇 七月,對於許多家中有滿3歲的幼兒家長來說,已經會開始選擇讓孩子到幼兒園試讀了,而幼兒園對於孩子的重要性,除了因為是幼兒第一次正式的接觸團體生活,最主要的,也是因為園所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求學環境,所以對孩子的影響深遠;而對繁忙的現代父母而言,為家中的孩子選擇一家適合的幼兒園,不僅可以減輕壓力與負擔,更可以加強父母在親職教育上的不足。 在這樣的前提下,當你為家中的小寶貝選擇園所就讀時,考慮的就不只是接送方便、時間配合的問題,還包含了園所本身的硬體設備、教學內容、幼教老師是否合格,以及專業人士配置是否合於比例的問題,由於該考慮的問題實在太多,家長可能也無法花時間一一比較,因此,選擇一家經政府立案合格的園所,不僅可以減輕選擇不周的困擾,也保障了你與孩子的權利。 但是面對時有所聞關於幼兒園所的意外事件,家長除了以上的問題,園所的安全與否是不是成為了你的考量重點呢?請參考以下3位幼保達人建議參觀園所的同時必須注意到的相關問題,讓你在參觀時就為家中的幼兒做好第一層的把關。 ★廚房 托兒機構提供飲食的品質好壞對於幼兒的身心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對於餐點的安排、衛生、廚房工作人員的管理需要特別的要求。 ★家長應該注意 1.菜單的安排是否營養均衡。 2.菜色的外形是否有配合幼兒的食用習慣,而不是切的很大塊無法吞食。 3.餐點口味是否太重。 4.出餐的動線是否與幼兒平時的動線交錯容易發生危險,或是動線可能經過容易污染食物的地方可能引起中毒。 5.餐點的製作流程及環境是否合乎衛生,如:廚房工作人員是否有戴帽子及口罩、廚房是否保持光線及清潔、是否有飼養其他牲畜。 6.廚房的門是否為幼兒一推就可以隨意進入的。 7.廚房的廢棄物是否有做適當的處理。 8.飲用水是否有專人負責定期清洗、檢查、更換濾心,並紀錄清洗時間。 9.工作人員於工作中是否有出現抓頭、挖鼻等不良行為。 10.廁所是否與廚房、調理場所隔離。 ★教室 教室恐怕是幼兒在園所中時間待得最長的地方,也是大部分活動進行的所在,因此不論在教室的硬體設備上、教案的設計上,以及教具的使用上都需要有詳細的規劃,除了要符合安全的需求,也要能顯現出園方的用心。 ★家長應該注意 1.教室內的矮櫃、地板、地毯是否保持完整及清潔。 2.盛裝物、操作物、附屬工具是否安全妥當。 3.經常使用的器具用畢是否有常清洗並保持乾燥。 4.教室內的圖書及教具是否真的有讓幼兒使用,並切合主題,而非新穎並束之高閣的。 5.電源插頭隱蔽或經過處理,如使用插座防護蓋。 6.稜角、死角或突出物是否有經過安全處理。 7.窗簾保持良好使用狀況,繩索不超過30公分。 8.重要器材及危險物品是否妥善放置或設專門擺置櫃。 9.空間與幼兒人數是否比例恰當。 10.照明清朗充足。 11.教案是否是使用坊間制式的教材,而非老師自行吸收後依照班上幼兒的程度改良過的教案。 12.是否有自製教具而不是整套很華麗的設備,表示老師有按照班上孩子的程度來教學。 13.教室內是否有擺放孩子的作品,而非都是老師的巧手佈置。 14.教室的木門中央是否有玻璃可以看清楚門後面的狀況,以防大人開門時撞到幼兒。 15.若教室整個都是玻璃的動線設計的不好,孩子的專注力容易被轉移。 16.教室內的門旁是否吊有鑰匙,若有意外發生可立即使用。 17.積木或玩具是否合乎標準,若有上漆是否會導致兒童中毒。 ★廁所 大部分的幼兒都喜愛洗澡和玩水,當幼兒年幼轉不動水龍頭時,沖水馬桶很有可能就成為他們最喜愛的玩具之一,所以廁所內環境的規劃就成為了幼兒安全中重要的一環。 ★家長應該注意 1.是否設有防滑措施。 2.是否保持清爽,沒有異味。 3.清潔用品是否放置得宜,幼兒不易拿取。 4.光線及通風是否良好。 5.馬桶與幼兒比例是否恰當。 6.地面是否有積水及不當的蓄水。 ★娃娃車 交通工具成為都市大眾生活的一部分,但便利且快速的交通運輸工具卻隱藏著危險因子,林月琴表示,根據資料顯示在幼兒意外排行榜中,交通意外占第一位,因此談論幼兒的交通問題,其乘載幼兒的娃娃車是不可忽略的一項重要課題。 ★家長應該注意 1.車內裝置及外表是否合乎規定,若有任何意外,路旁民眾從外觀上就能判定也提高救助的意願。 2.車內是否有滅火器、哨子。 3.司機是否具有職業駕照,且在2年內沒有肇事紀錄。 4.司機的身體狀況及年齡。 5.是否有隨車老師,隨車老師是否有受過訓練,以免孩子被旁邊的來車撞傷。 ★公共遊戲空間 遊戲空間可分為室內及室外,室內的遊戲場可以遮風避雨,免受天候的限制,但相對的也較缺乏天然的特質,室外的遊戲場可容納較大型的遊戲設施,除了能提供較動態的學習環境,增強幼兒肌肉運動的功能外,也是室內環境學習的延伸,但不論室內、室外家長周應該注意遊戲設施是否有鬆動或損毀等情況。 ★家長應該注意 1.場地設置地點是否恰當,如:非園所的人是不能進入的。 2.設施是否有安全規則。 3.通風採光是否良好。 4.各種幼兒操作器具是否有經過安全處理。 5.設施及物品是否有損壞之處。 6.是否有定期維修及清潔。 7.地面是否有積水、是否有保護措施。 8.球池四周是否有防撞措施。 9.遊戲設施是否牢固。 10.孩子在遊戲時,老師的看護位置是否正確,如果看護位置正確當意外發生時較能即時反應。 ★人員及安全管理 不論是什麼樣的工作,人員的選擇都是一個關鍵,一個好的托兒機構不會找不適任的人來從事幼兒相關的工作,此外,托兒機構在安全管理上也須特別注意,雖然每一間的管理方式不盡相同,但最基本社會局或教育部的規範是一定要做到的。 ★家長應該注意 1.是否有立案證書,證書內有註明能收托幼兒幾人。 2.是否有消防檢查,家長可以查看檢查手冊的紀錄 3.老師是否具有經驗,並為專業幼保科畢業,即使是外籍老師家長也應該要注意此點要求,因為只有幼保科的專業老師才受過幼兒心理等專業科目的訓練 4.老師對幼兒講話時是否為整個句子而非兒語,否則幼兒將喪失許多學習的機會,以及在說話態度上是否有不當行為,此點可於參觀時觀察老師對其他孩子的管教方式得知。 5.老師是否有站在幼兒的立場,同理心的管教幼兒 6.園所的開門控制是否在園區內。 7.在幼兒的人數及到班管理上是否確切執行,如有些園所有幼兒到班刷卡裝置,甚至提供上班的家長在公司就能收到幼兒已安全到班的簡訊,或是每天點名執行的很徹底,家長都較能放心。 ★幼兒急救處理 幼兒經常發生的意外包含了交通意外、跌倒墜落、壓、砸、割、刺傷、燒燙傷 溺水及中毒,事實上這些意外傷害在家裡發生的機率比在托兒機構中高很多,幼兒園所的老師,按照規定必須有5:1的老師需擁有相關機構,如:紅十字會等核發的急救證,但是林月琴則建議各位家長也可以去上相關課程,具有CPR等急救常識,以備不時之需。以下便列舉出幼兒常見的意外傷害及處理原則。 意外傷害 急救方法: 撞傷: 1.出現淤血時馬上冰敷,避免用手搓揉 2.出現擦傷時先止血,再清洗傷口、擦藥消毒,必要時予以包紮 3.出現骨折、頭部嚴重撞傷先止血,若骨折先固定再送醫 跌傷: 1.先止血再清洗傷口、擦藥消毒,必要時予以包紮 割傷: 1.先止血再清洗傷口、擦藥消毒,必要時予以包紮 刺傷: 1.先用鑷子將刺拔出、將傷口的髒血輕輕擠出,然後止血、消毒、包紮 2.傷口很深或有倒的刺時須於止血後立即送醫 咬傷: 1.動物咬傷先用水沖洗,然後止血、送醫 燙傷: 1.輕微燙傷用流動的冷水沖傷處5~10分鐘,若是不易浸泡或軀幹部位,則持續以濕潤紗布蓋之 2.嚴重的燙傷依燙傷五步驟處理:沖、脫、泡、蓋、送 扭傷: 1.先冷敷再包紮固定,切勿扭、甩傷處 脫臼、骨折: 1.物隨意搬動,迅速聯絡救護車,若出血宜先止血,搬上救護車前,脫臼、骨折處宜先固定 異物入鼻: 1.立即送醫,若影響呼吸,囑其張口呼吸 異物入耳: 1.立即送醫 異物入眼: 1.切勿揉眼睛,讓幼兒閉上眼,異物會隨眼淚自然流出 2.若仍然疼痛便立即送醫,若化學物質進入眼睛,迅速以低水壓的清水沖洗患眼20分鐘(頭側向患眼) 異物入喉: 1.先引導幼兒咳嗽 2.無法咳出則使用哈姆立克法或直接送醫 流鼻血: 1.幼兒採坐姿、頭向前傾、手指壓住鼻約10分鐘,囑張口呼吸,鼓勵吐出嘴巴內的血,並用冷毛巾敷鼻樑 2.若無法採坐姿則平躺,但頭部抬高 3.若血仍然不止,則塞入一紗布捲條,壓住鼻樑後送醫 觸 電: 1.立即切斷電源,或用非導體的物品讓幼兒與電源脫離,立即送醫 休克: 1.讓幼兒平躺頭側一邊、不用枕頭,鬆開衣物、用薄被裹住幼兒,保暖並立即送醫 參考資料:《托兒機構安全百寶箱實用手冊》 ★BOX幼稚園與托兒所 李慧娟表示,幼兒園所的名稱只有幼稚園與托兒所兩種標準規範,如果家長在參觀園所時發現,園所的招牌書寫為幼兒園或幼兒學院等,即代表該園所不是合法立案的,而裡面的設備及規劃也就更難合乎標準了。 因為有些園所的設備不合乎托兒所或幼稚園的標準,所以業者便以補習班的名義來申請合格的營業執照,但是補習班是不能收托2歲以下的幼兒,且上課不能超過4個小時以上,如果課程超時,依照教育部的規定,其師資、設備及課程皆需比照幼稚園辦理。 ★BOX相關的可用資訊 家長可以多利用各地區的社會局網站資源,一般而言,社會局的網站上至少都會有已立案的托兒園所名單,可以省去家長不少查訪的時間。而目前,台北市政府社會局甚至針對台北市績優的托兒園所東、西、南、北區各挑一間,舉辦參訪活動,讓家長在為幼兒選擇托兒園所時有一個確切的指標,只要填好報名回傳就可以囉! 台北市兒童托育資源中心 http://kids.taipei.gov.tw 參考資料/《孩子到這所幼兒園就讀就對了》.《嬰幼兒安全與急救》.《托育家庭的管理與佈置》 ★幼保達人 李惠娟 ★現任 三民托兒所所長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幼兒保育系專任副教授 ★幼保達人 林月琴 ★現任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幼保系講師 國立空中大學應用科學系講師 台北市/縣、基隆市托兒所評鑑委員 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兒童組召集人 ★幼保達人 蔡素珍 ★現任 心心托兒所所長 中和市幼兒教保學會理事長 台北縣兒童保育協會理事 中華民國幼教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委 本文轉載自小天才bobo雜誌 |
|||||
加入收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