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 ![]() |
日期 | 3/20/2025 7:37:38 PM | ||
---|---|---|---|---|---|
人氣 | 732 次 | ||||
主題 | 「友善家園,建立良好的親師橋樑」研討會 | ||||
A-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灣教師專業發展學會、政大幼教研究所和永續發展教育協會,3/16在政大教育學院共同舉辦「友善家園,建立良好的親師橋樑」研討會。
首先由政大教育學院余民寧院長致詞,他說「國家不投資教育,將來就要投資監獄」,並提及教育部上個月剛推出的「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第一期五年計畫」(114年至118年)。所謂社會情緒學習(SEL,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包括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社會覺察(social awareness)、人際關係技巧(relationship skills)和負責任的決定(responsible decision-making)五個面向。SEL計畫的目的,在於營造友善幸福的校園環境,提升教職員與學生的情緒健康,進而促進正向氛圍、同理關懷、社會和諧及可持續的社會發展。
學會理事長郭昭佑教授給大家鼓勵和勉勵後,輔導理事長徐聯恩教授接著指出,期待這次研討會主題成為我國幼教專業發展的下一個里程碑,因為,友善家園是建立家園夥伴關係的第一步。事實上,NAEYC很早就在DAP(發展合宜幼教實務)中強調優質家園關係對幼兒教育成效的重要性,而HeadStart辦公室也在2011年正式推出幼兒園「家園夥伴關係」計畫。這份計畫指出,幼兒園家園夥伴關係的建立,首先是園長準備、教師準備,進而引導家長參與;優質的家園夥伴關係可以促進家長成長(如親子關係、親職省悟、社會支持和自我精進),進而成就幼兒發展。
桃園婦幼發展局是全國第一個婦幼發展局,使命是提升婦幼權益、健康,提供幼兒生養育的家庭支持。婦幼局根據桃園市婦女生活需求調查,提供婦女培力、友善職場、孕產婦守護、育兒支持、幼兒健康促進等一系列貼心服務。林燕婷主秘簡短介紹,讓與會者興起也許該遷居桃園的念頭!
長庚科技大學教保系邱慧芳教授提醒,教師在進行親師溝通之前,應有的認識與準備(譬如,體認幼兒的個別差異與家庭結構的多元性);而親師溝通五個層次(一般性、事務性、分享性、情感性、關愛共鳴性)和三明治溝通技巧,都可以幫助教保服務人員將家長的阻力轉為助力。
下午,新生醫護管理專校胡玉玲教授根據「寫給幼兒園家長的12堂親子情緒課」,來討論家中情緒管理。她提供一份家長情緒檢測表,可以讓家長平日檢測自我情緒狀態。事實上,父母情緒深深影響孩子,孩子的情緒會帶來學校,開心上學的孩子總是來自開心的家庭,而家中的負面情緒也會經由孩子,感染到校園。
葉若蕎及陳淑華兩位講師為大家闡述「在愛中對話,親師溝通的情感密碼」。她們指出,現代生活充滿壓力,容易造成人際溝通的障礙與衝突;親師溝通時,該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應善用「我訊息」(以「我」的感受、觀察或理解開頭,而不要以隱含指責的「你」字開頭),並推薦「正向語言的力量」這本書,讓我們認識:說出口的語言,會影響自我潛意識、甚至形塑一個人!她們引用張忠謀的話:「溝通有乘數效果,學問及本領要發揮到最終的效率,就要溝通。不要因為溝通不良,讓多年學習的專長無法發揮。」來勉勵大家,最後也不忘提醒:美好的溝通從傾聽開始。真讓人同感受益良多!
最後壓軸的是五位經驗豐富的幼教實務工作者,包括本會理事林錦蓮、王宜蘋、張庭枝、張卉綺和劉月仙監事。她們以沙龍方式,每人在短短7分鐘內,輪流分享她們幾十年幼教生涯中友善親師溝通的寶貴經驗,無論是和特殊社區家長、兩岸家長,和異國文化家長的溝通經驗和比較,都十分難能可貴!
今天的「友善家園,建立良好的親師橋樑」研討會在與會者收穫滿滿聲中圓滿結束,也期待學會日後能繼續舉辦建立友善家園的相關專業發展活動。 |
|||||
f分享
加入收藏
| |||||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