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版主楊清良
日期 10/3/2025 10:56:55 AM
人氣 26 次
主題 兒童疫苗時程表(2025年版):公費自費怎麼選?接種前中後注意事項
A- A+
良醫健康網
陳宛欣 整理
2025年10月3日 週五 上午9:00
0


從出生第一天開始,寶寶就要開始接觸疫苗。這不只是防範傳染病的必要措施,更是保護整個群體免疫力的重要關鍵。家長常常手拿黃卡卻一頭霧水:「五合一是什麼?為什麼要打三劑?」「漏打一劑還能補嗎?」以下帶你逐步釐清,完整掌握2025年最新兒童疫苗時程表,讓你為孩子的健康多一分把關~

為什麼要打疫苗?兒童接種的三大意義

疫苗是預防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將減毒或不活化的病原體注入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產生記憶。當真正的病原體入侵時,免疫系統就能迅速反應,有效對抗並預防疾病。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每年有數百萬人因疫苗接種而免於麻疹、小兒麻痺、白喉等致命性疾病的威脅。

  1. 預防重症與併發症:許多疾病如百日咳、麻疹、日本腦炎等,對嬰幼兒威脅極大。

  2. 建立群體免疫力:當大多數人具抗體時,能保護尚未接種或免疫力低下者。

  3. 減少傳播鏈:避免園所、學校群聚感染,保護孩子也保護整個家庭。

新手爸媽必存!台灣公費兒童疫苗接種時程表(2025 最新版)

以下為衛福部疾管署公布的公費疫苗時程總覽表(出生至入小學前),不同疫苗有不同接種時間與劑次:

月齡 / 年齡

疫苗項目

出生24小時內

B型肝炎(第一劑)

滿1個月

B型肝炎(第二劑)

滿2個月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 型嗜血桿菌、小兒麻痺五合一疫苗(第一劑)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第一劑

滿4個月

五合一疫苗(第二劑)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第二劑

滿6個月

五合一疫苗(第三劑)


B型肝炎(第三劑)

滿12個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第一劑


水痘疫苗(Varicella)第一劑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PCV13)第三劑


流感疫苗(初次接種二劑,之後每年一劑)

滿15個月

日本腦炎疫苗(第一劑)

滿18個月

五合一(第四劑加強劑)


A型肝炎(第一劑)

滿2歲3個月

日本腦炎疫苗(第二劑)


A型肝炎(第二劑)

滿5歲至入國小前

MMR(第二劑)


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

資料來源:疾管署 2025 年最新版《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

特別提醒:公費疫苗時程是依據衛福部疾管署的最新指引,若有更動將會即時更新。最新的疫苗接種資訊,請以疾管署官網公告為準,並與您就診的兒科醫師討論。

公費、自費疫苗怎麼選?一張表看懂主要差異

除了國家提供的公費疫苗外,還有許多自費疫苗可以選擇。以下表格整理了公費與自費疫苗的主要差異。建議與小醫師討論後依孩子狀況施打,尤其早產兒、慢性病兒童更建議完整補足。

項目

公費疫苗

自費疫苗

費用

政府免費提供

需自費支付疫苗費用

涵蓋範圍

針對常見且高傳染性的傳染病,涵蓋範圍較廣

針對特定病毒株或疾病,保護力可能更廣、更精準

常見種類

B型肝炎、五合一疫苗、麻疹疫苗、日本腦炎、水痘等

輪狀病毒疫苗、B型腦膜炎雙球菌、A型肝炎(部分自費)、特定流感疫苗等

  • 輪狀病毒疫苗: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腸胃炎的主要元兇,會導致嚴重腹瀉、嘔吐與脫水。疫苗有口服滴劑,建議於出生6個月內完成接種。

  • 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公費疫苗涵蓋13種血清型,若擔心保護力不足,可與醫師討論是否施打涵蓋範圍更廣的自費疫苗。

  • 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此疾病初期症狀類似感冒,但惡化迅速,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對於有群聚風險(如上幼兒園)或免疫功能不全的兒童,醫師會建議施打。

兒童疫苗接種前、中、後注意事項

為了讓孩子順利且安全地完成疫苗接種,家長在每個階段都應該做好準備。

接種前

  • 備齊文件:務必攜帶健保卡及兒童健康手冊。

  • 確認孩子狀況:若孩子有發燒(耳溫 ≥38℃)或嚴重疾病,應延後接種。輕微感冒如流鼻水、咳嗽,經醫師評估後可接種。

  • 提前告知:若孩子有特殊疾病、過敏史或服用特殊藥物,請務必在接種前告知醫師。

接種中

  • 主動諮詢:向醫師確認本次接種的疫苗種類、劑量與可能副作用。

  • 分散注意力:可攜帶孩子喜歡的玩具或安撫物,減輕接種時的緊張與不適。

接種後

  • 留院觀察:接種後請務必在醫療院所停留 30 分鐘,觀察寶寶是否有立即性的過敏反應或不適。

居家照護

  • 發燒:接種後發燒是常見的副作用,通常24~48小時內會自行退燒。可使用醫師開立的退燒藥水,並注意水分補充。

  • 注射部位紅腫:可冰敷緩解紅腫與疼痛。

  • 飲食與活動:維持正常作息與飲食,避免過度激烈的活動。

  • 緊急狀況:若出現持續高燒不退、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意識改變、全身性紅疹)等異常狀況,應立即就醫。

兒童疫苗常見Q&A

Q1:打疫苗後會發燒嗎?

打疫苗後發燒是常見的副作用,家長無須過度擔憂。 這是身體免疫系統對疫苗產生反應的正常現象,通常在接種後 24-48 小時內發生,症狀輕微且會自行緩解。若寶寶體溫超過 38.5°C 且活動力下降,可依醫師指示服用兒童專用退燒藥水。若發燒超過 48 小時仍未退燒,或伴隨食慾不振、持續哭鬧等異常狀況,建議立即回診讓醫師評估。

Q2:寶寶的疫苗不小心漏打或延後了怎麼辦?

若因生病或其他因素導致延遲接種,家長無需過度焦慮。根據疾管署指引,大部分疫苗只要在建議的年齡範圍內儘早補接種即可,無需從頭施打。請盡快帶寶寶前往醫療院所,由醫師評估並安排後續補接種時程。

Q3:同時打多種疫苗會不會對寶寶不好?

世界衛生組織及台灣兒科醫學會皆指出,目前大部分的兒童疫苗可安全地在同一天不同部位接種,並不會增加副作用或影響保護力。同時接種可以減少往返醫療院所的次數,並確保寶寶及早獲得完整保護。

Q4:打完疫苗後可以洗澡嗎?

可以。疾管署指出,接種後洗澡並無禁忌。只需留意保持接種部位清潔,輕輕擦拭即可,避免用力搓揉或直接接觸不潔水源。

參考資料
疾病管制署|2025年兒童預防接種時程表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兒童健康手冊
台灣兒科醫學會
世界衛生組織(WHO) - Immunization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 - Childhood Immunization Schedule


引用網址:原文連結

f分享
加入收藏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發表新文章,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建議)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版主 楊清良LineID:0906369100

即時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