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版主楊清良
日期 8/18/2025 11:00:07 AM
人氣 45 次
主題 兒少遭詐欺人數8年翻3倍 手機遊戲風險最大
A- A+
聯合新聞網
記者李芯/台北報導
2025年8月18日 週一 上午5:55
11
網路詐騙風險大,有心人士會利用手機遊戲釣魚,不只騙財、還有數位性剝削可能。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網路詐騙風險大,有心人士會利用手機遊戲釣魚,不只騙財、還有數位性剝削可能。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據統計,兒少遭詐欺人數八年翻三倍,第一線兒少工作者觀察,網路詐騙風險最大,有心人士會利用手機遊戲釣魚,不只騙財、還有數位性剝削可能。審計部提醒,網路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呼籲教育部與有關單位運用短影音等方式宣傳,提升兒少防詐意識及媒體識讀能力。

據警政署統計,一○五年度十八歲以下兒少遭詐欺八六三人,到一一三年度暴增近兩倍,達二三四六人,其中超過百分之九十九是十二到十八歲少年。一一四年首已有一二○二名十八歲以下兒少遭詐欺,超過一一二年以前整年人數。調查發現,兒少詐欺案被害方式,以網路拍賣最多,其次一般購物詐欺、遊戲點數詐欺。

審計部指出,隨網路便利性與智慧型手機普及,網路犯罪詐騙手法推陳出新,兒少個資保護意識不足,被詐欺及涉及性剝削風險逐漸升高,應持續針對各種詐欺樣態,滾動式檢討製作相對應宣傳教材加強宣導,或運用短影音或與網路流量大的YouTuber合作,提升兒少防詐意識及媒體識讀能力。

家扶基金會台北青角督導鮑智傳觀察,兒少受詐騙場域以網路最多,如一頁式廣告、網購平台、遊戲點數詐騙。他認為手機遊戲風險最大,有心人士會藉由遊戲訊息釣魚,謊稱用較低價格代為儲值點數,實際上是騙錢,更嚴重的可能衍生數位性剝削。

鮑智傳表示,兒少會想證明自己「可以」、希望獨當一面心態,但缺乏社會歷練與判斷能力,可能遭有心人士利用。當兒少想證明自己能買想要的東西,就易落入網購詐騙;曾有兒少想證明自己有賺錢能力,結果被虛擬貨幣投資詐騙。他呼籲,家長、老師應更加關注孩子網路使用狀況,培養識詐能力。

教育部表示,會持續與警政署合作,推動詐欺事件防治輔導作為,滾動式檢討各項措施及宣傳教材並加強宣導,強化學生反詐意識。

【看原文連結】


引用網址:原文連結

f分享
加入收藏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發表新文章,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建議)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版主 楊清良LineID:0906369100

即時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