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 ![]() |
日期 | 4/24/2025 9:42:39 AM | ||
---|---|---|---|---|---|
人氣 | 12 次 | ||||
主題 | 企業設托不到1.5% 職場教保能成為父母送托新選項? | ||||
A-
A+
公視新聞網
2025年4月23日 週三 下午3:59
台灣雙薪家庭自2022年起突破6成,儘管政府近年投入大量資源讓平價幼兒園擴增,這些職業父母每天依舊得在送托與趕上班之間奔波,據勞動部調查,有54%的父母表示「幼兒園不在他們的上班途中」。 若辦公大樓內設有幼托場所,或許能為職場父母提供一項新送托選擇。以往能夠設立職場附設幼兒園的多屬大型企業,如台積電、遊戲橘子、長庚醫院等,員工多、空間夠。 但要如何讓中小型企業也有機會做到?教育部於2019年另開《職場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跳脫以往嚴格的幼兒園設置規範,開班可採混齡式,即讓2到未滿6歲的幼童可以在同一班上課,且不強制設立戶外活動空間。 該制度上路5年以來,由公部門帶頭先做,但若要私部門響應,仍需克服高成本、缺少幼教專業等挑戰。 雙薪家庭破6成 學齡前幼兒教育公司也有責任台灣《性別平等法》規定,100人以上企業應提供托兒措施,企業可選擇設立托兒機構、與鄰近托兒機構簽約、或是直接發放育兒津貼。然而,截至2023年,僅1.4%的企業直接設置托兒機構,近7成選擇與鄰近機構簽約,近3成企業則未提供任何托育支持。 勞動部調查指出,企業不願設置托兒機構的主因是辦公大樓空間不足,沒有獨立戶外空間便難符合法規。近5年推動的「職場互助式教保服務中心」鼓勵企業善用大樓內的閒置空間設置托兒服務,因此不強制設有戶外空間,可設立樓層也從原本的1到3樓放寬至1至4樓;此外,職場教保優先招收員工子女,剩餘名額則開放周邊社區民眾登記。 台北捷運公司是全台首批響應的公司之一,他們將原為展覽用途的100坪空間,改造為員工專屬托育場所,地點就位在台北市中山區。 改造辦公室成幼托空間 人資、總務沒經驗北捷的教保中心從規劃到啟用,約歷經1年多籌備,花費約1500萬元。北捷人力資源處科長陳微儀說,當時為了辦理教保中心,幾乎動用整個公司的各部門,「不只人力資源處要進行整體性規畫、收托數調查,工務處也負責和建築設計師討論施工圖、機電單位負責拉管線、政風處負責辦理抽籤。」 新制度即便先落實在公部門,其實也讓各部會吃了不少苦頭,因為公司的人資或是總務常「被點名」承辦。「難處就在於設立幼教機構需要看懂設計圖、也得實際了解幼兒需求,這本來就不是他們的專長。」清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許玉齡說。 儘管勞動部對此有提供補助,但礙於前期投入成本不少、幼教空間設計、法規複雜,一般私人企業可能不敢貿然投入。改造完實體空間後,還得擔心招生與課程設計問題,陳微儀坦言,當時家長確實對教保中心不了解,人資處也擔心招不到學生。 與家長建立良好互動 教保中心才能是職場父母的新隊友北捷公司的場地改造完成後,營運則交由曾承辦多所非營利幼兒園的彭婉如基金會。這是基金會首次經營職場教保中心,園長周芷伶坦言,由於教室空間相對狹小,但仍須依規定安排幼兒每天30分鐘以上的大肌肉群活動,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間中重新設計課程,是當時的挑戰之一。 許玉齡指出,這類新型態幼兒園,必須善用大樓周邊的公園與公共空間,才能讓幼兒獲得足夠的活動機會。她認為,在規劃階段盤點周圍可運用的空間資源,是確保幼兒活動品質的關鍵。後來,基金會利用中山站周邊的地下街、廣場與市場,以補足活動空間不足問題。
(圖/彭婉如基金會提供)
許玉齡認為,教保人員如何與家長建立良好互動,共同支持孩子戶外活動,也是職場教保能穩定營運的關鍵因素。 她分享,國防部全動署後備指揮部職場教保中心開辦第1年,老師只敢帶孩子到對面馬路的對面公園運動,營運至今第3年,老師進一步帶孩子到附近的眷村,行走時間約30分鐘,過程中會邀請志工家長參與,一方面增加戶外活動照護人力,也讓家長能參與孩子的成長。 學者:將經驗整理成指引 確保職場托育品質職場互助式教保中心的設立,為雙薪家庭提供另一種托育選擇,讓父母不再為接送煩惱,工作時也能就近照護生病的孩子。然而,初期投入成本高、缺乏承辦經驗及後續營運,仍是企業推動的主要瓶頸。 許玉齡指出,公部門近年已累積不少經驗,值得持續整理成指引供後續參考。並強調未來應加強監督與資訊公開,以確保職場托育品質。 引用網址:原文連結 |
|||||
f分享
加入收藏
| |||||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