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新北市金山區金美國民小學附設幼兒園
日期 8/28/2025 2:08:29 PM
人氣 35 次
主題 金美附幼114-1中大班白雲班課室美感營造與學習區規劃分享 part 2
A- A+
◆主題名稱-來去清水濕地◆
◆主題緣起與設定◆
從校園到濕地,這一段我們在季節踏查時必經的路程,到底溼地是一個怎麼樣的地方,老師帶著孩子先從校園談起,行走校園對照校園的周邊地圖,對校園附近的樣子有一定的覺察後,接著一起走到濕地,依著校園地圖的舊經驗去發現濕地附近跟校園附近有什麼不一樣。
有著對濕地的初步覺察後,我們聚焦在怎麼去濕地。從行前的準備到作息的覺察。另外,走進濕地好好地看進濕地的樣態,從全觀的角度看見濕地的樣態。接著,與孩子們談及濕地秋冬訪客。
最後,我們期待孩子用棒偶桌上戲劇的方式,說說他們從學校周邊到溼地附近裡的看見和感受,進而從自己的角度與觀點去闡述著秋冬濕地裡的鳥故事。
◆學習區規劃簡介◆
◇熱點學習區(結合主題運作)◇
舊經驗與新挑戰的交織,成為熱點學習區前期的基礎工作盤以及後期創作的橋樑。
⛧水彩刷色區⛧
1.濕染-回顧舊經驗,水份與顏料的拿捏和刷色,包含:單色與雙色濕染。
2.乾擦-新挑戰,透過乾擦觀察到去除水份後的紋理呈現。
3.二創-濕染和乾擦完成後,結合季節踏查的探索,將染色後的底紙透過裁剪和蠟筆紋路描繪,成為秋季美麗的樹葉。
4.延伸-後續結合主題,對於濕地地景的觀察,形成全觀視野,遠山近水的呈現將是水彩刷色區是濕染和乾擦發揮之處。
⛧水彩著色區⛧
1.結合-結合黏土區中期紙黏土創作,進行區間串聯與交流。
2.調色-依據主題中的物件顏色覺察,進行調色。
3.著色-小範圍的上色以及同色系的深淺明暗漸層變化。
⛧黏土區⛧
1.基礎搓圓-回顧舊經驗(搓圓壓扁)再加上新挑戰(捏尖),最後加上工具刻畫紋路,便成為秋季踏查的落葉。
2.基礎搓長-回顧舊經驗(搓等長),加上工具刻畫紋路,便成為踏查時所看見的花朵。
3.圓的變化-圓的尺寸變小,數量變多,加上紋路刻畫,成為暑期秋收的稻穗。
4.長條變化-層層相疊的山脈,運用外層的內層的長條長度不同,建立測量與調整的概念,期待中期結合濕地地景遠山的畫面創作。
⛧紙工區⛧
1.圓的疊加-回顧舊經驗(剪圓),加上新挑戰(疊加黏貼)便成為秋季田裡的蓮蓬。
2.長條的黏貼-回顧舊經驗(剪直線),加上新挑戰(漸進式不同角度的黏貼)便成為放射狀花型,最後用吸管練習捲紙,讓平面的放射花型成為田裡美麗的蓮花,運用實作看見紙材從平面到半立體的過程。
3.紙的揉捏-皺紋紙的揉捏成為今年豐收的稻穗,並拓展黏著工具的使用經驗,把揉捏後的紙團黏貼在紙盤上。
4.圓與長條的結合-圓形與長條的結合並融入主題,創作紙質棒偶,期待紙棒偶完成後的故事開演。
⛧說演區⛧
提供自然背景的繪本做桌上小劇場呈現,利用水彩區做背景、黏土與紙工做角色與道具的呈現,提供孩子前期桌上劇場的操作經驗,期待在主題的中期,孩子能夠加上主題的經驗,編創自己的濕地故事,再用熱點學習區的素材做桌上劇場的故事呈現。
◇一般學習區(著重自我檢核)◇
‧語文區‧
1.聽:搭配著說演區做五本自然背景繪本的聆聽。
2.說:在說演區做故事的說演。
3.寫:提供五本說演聆聽區的故事學習單,排出故事圖的順序,並能夠有故事架構的敘述,同時提供小白板筆可以仿寫自己的名字與與同學的姓氏。
4.讀:安排主題相關繪本,包含地圖、以濕地動物為背景情節的繪本,帶領孩子做主題前的暖身。
‧數學區‧
1.單人桌遊:提供形狀、空間與策略相關桌遊挑戰,完成後進行自我檢核。
2.雙人桌遊:提供棋類桌遊,孩子能與同儕共同挑戰,並期待孩子能關心與同理他人對於輸贏的心情。
3.拼圖區:提供不同種類(平面、立體)與不同片數的拼圖,完成後進行自我檢核。
4.六型六色:從形狀組合形狀,到形狀組合物件,到背景與角色的組合,期待未來六型六色也可以是孩子故事畫面創作的媒材。
‧組合建構區—加加積木、LAQ 、樂高、GIGO ‧
提供平面與立體不同難度的任務,協助將任務卡上所需的任務素材先放置盒中,同時任務盤中安排遊戲場相關的任務,讓孩子做自我操作的檢核,待任務盤的基本操作練習穩定後,期待孩子能將前期的拼組經驗結合主題,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一起來欣賞白雲班這學期的課室規劃吧!☆★
f分享
加入收藏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發表新文章,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建議)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版主 楊清良LineID:0906369100

即時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