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 ![]() |
日期 | 8/18/2025 1:10:34 PM | ||
---|---|---|---|---|---|
人氣 | 64 次 | ||||
主題 | 托嬰中心安全隱憂 被害家屬團體促監管雲入法刻不容緩 | ||||
A-
A+
[Newtalk新聞] 托嬰中心安全問題長期引發社會關注,被害家屬多次呼籲將「監管雲」納入《兒童托育專法》。監管雲政策的核心,在於確保監視器影像能自動上傳並保存於中央雲端,避免因人為破壞或刪除導致證據滅失。從114件不當對待案件到多起影像損毀紀錄,都凸顯修法迫切性。被害家屬團體強調,唯有制度落實,才能保障幼童安全、釐清責任,還給孩子一個安全的起點。 三年前,一名僅九個月大的女嬰在私托機構中遭托育員以棉被覆頭、壓制長達十八分鐘後不幸喪命。令人髮指的是,兇手甚至還用腳踩踏孩子的腿。若非監視器拍下完整畫面,真相或許早已被掩蓋。這段影像,成為母親追究責任、還原事件的重要依據,也揭示監視器在兒童托育安全上的關鍵性。 在失去孩子後,被害家屬不斷呼籲制度改革。2023年6月19日,家屬提出「托嬰中心致死案受害家屬聯合陳情」,獲得5,418位民眾附議,許多留言都指出監視器畫面是還原真相、伸張正義的最後防線。無數幼童冤死案件因缺乏影像而難以追責,讓家屬承受難以癒合的痛苦。家屬至今仍站出來,就是不願孩子們的犧牲換不來法律制度的改善。 衛福部雖於2023年提出「監管雲」計畫,將托嬰中心監視器畫面自動上傳雲端保存,避免遭人為刪除、毀損,但進程一路受阻。從公聽會、記者會,到業者遊說、預算遭凍結,這項攸關幼童性命的政策一再延宕。直到2024年底,衛福部才終於編列2.6億元推動系統建置,並先行於台北、新北、台南等五縣市試辦。 數據顯示,從2021年至2023年6月,全台托嬰中心共發生114起托育員不當對待兒童的案件,其中10件因監視設備遭人為破壞或操作不當而無法取得影像,另有31件在稽查中發現保存風險。這些數字凸顯監管雲的重要性,因為唯有由中央統一保存,才能避免物證消失,保障受害兒童與家屬的權益。 然而,現行規範僅要求托嬰中心裝設監視器,居家保母場域仍未被強制納入,使許多爭議案件缺乏客觀佐證。家屬團體強調,監管雲的目的並非監控,而是在重大事故發生時,能客觀釐清真相。相關影音資料須依規定程序調閱,並設有保存期限,完全符合法律保障與隱私規範。 孩子的安全不該是可以妥協的選項,被害家屬再次呼籲,政府與立委應正視監管雲納入《兒托法》的迫切性,確保所有托育場域皆能受到同樣的安全保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還給孩子一個安全的起點,也讓所有家長不再活在失去與遺憾之中。 引用網址:原文連結 |
|||||
f分享
加入收藏
| |||||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