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文者  版主楊清良
日期 5/13/2025 2:27:27 PM
人氣 64 次
主題 COVID-19就診大增66% 11個月大男嬰哮吼重症住加護
A- A+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天表示,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上升,5月4日至10日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預計今年疫情高峰落在6月;新增重症個案中,有南部11個月大的男嬰發生哮吼重症入住加護,治療後症狀改善已經出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中)13日指出,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5月4日至10日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中央社)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發言人羅一鈞(中)13日指出,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5月4日至10日門急診就診計9978人次。(中央社)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今天表示,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就診人次較前周上升66%,惟仍遠低於去年同期的2萬3324人次;另5月6日至11日,新增34例COVID-19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6例死亡病例。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新增重症病例年紀較小個案為南部11個月大男嬰,沒有特殊病史,也沒有接種過COVID-19疫苗。5月初發燒,隔天就醫診斷為感冒,返家休養,但症狀沒有改善,且出現嚴重咳嗽、聲音沙啞、呼吸喘、費力等症狀。

林詠青說明,個案三天後,再到診所就醫,診斷為哮吼,建議轉診到急診,發現已經有低血氧狀況,且呼吸有明顯喘鳴聲;因為有低血氧,收治加護病房治療,PCR發現COVID-19陽性,確診為COVID-19併發重症個案,治療後症狀改善已經出院,住院期間約一周。

林詠青表示,經疫調發現,個案同住接觸者有輕微呼吸道症狀,但都有到診所就醫,治療後已經痊癒,沒有經過確診是否為COVID-19。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疫情已連續五周上升,約為去年同期的四成左右;今年疫情上升時間點,也與去年差不多,稍微早一點開始回升,去年高峰則落在7月初,當時單周就診人次為13.4萬人次,今年比較早開始上升、人數也比較低,但上升幅度看起來比去年快,因此預期高峰會落在6月,但是屆時就診人次多少,還要觀察。

疾管署提醒,兒童感染COVID-19後,若發燒超過48小時、或高燒超過39度合併發冷、冒冷汗、退燒後持續或活動力不佳、退燒後持續呼吸急促/喘/胸悶胸痛、持續性嘔吐/頭痛或腹痛、超過12小時未進食或排尿,為重症警示徵兆,務必盡速就醫治療。

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5月11日國內最新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09.9萬人次,全國接種率8.75%,65歲以上第一劑及第二劑為18.2%、0.33%。上周接種人次破一萬,為兩個月以來單周最高,顯示疫苗打氣提升,提醒民眾盡速接種。

(責任主編:莊儱宇)


引用網址:原文連結

f分享
加入收藏
發表新主題 回覆本文章
×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發表新文章,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建議)
×
想加入耀陽LINE的群組嗎?請先加入版主為好友!並傳訊息告知~我是園長OR主任OR幼教師OR教保員OR托嬰主任OR居家托育(保母)OR機構式托育人員即可(廠商勿入)!
版主 楊清良LineID:0906369100

即時訊息